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 教务信息» 关于启动课程组建设的通知

关于启动课程组建设的通知

 

各位老师: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修订完成并印制下发给全院教师和2013级全体同学。此次修订,学院开设了多门新课,课程资源较少的情况已经得以实质性改变。
为在深入落实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过程中稳步提高教学水平,也为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教学导向,达成学院所有课程和教师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持续发展、动态平衡的发展趋向,形成教师人人都有课讲,课程门门都是精品的效果倾向,学院决定逐步推行三课行动,逐渐提高课程建设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和课业布置工作。其中,课程组建设是三课行动的第一步。
20131213日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决定自201312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
 
一、建设范围
学院课程组建设分为大类基础课、专业重点课、专业特色课等共三个层次。
(一)大类基础课包括9门(详见附件1: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大类培养基础课程建设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由学院教指委组织选拔,共建设9个大类基础课课程组,并自2014年起予以经费资助。
(二)专业重点课指各专业(方向)拟在近年内重点建设的3门课程。由各系组织推出3个专业重点课课程组;学院将逐步下拨经费支持。
(三)专业特色课指各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大类基础课、专业重点课等课程之外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其中城经、区经两系应含“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由各系组织搭建并建设课程组。
 
二、建设原则
课程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本职工作,责无旁贷
课程组建设是学院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参与课程组建设责无旁贷。全院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都应根据自己当前的教学课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在院系的统筹安排下积极参与。
每一位教师都应参与不少于3门以上的课程建设。每一门课程都应有至少2位教师参加。学院会在全院范围内统筹安排,并根据教师的参与情况,在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资助等方面综合考量。
(二)全院放开,注重方向
本次课程组建设涉及全院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课程搭建面向全院开放,不限制教师报名。但教师应根据个人教学内容和发展方向加入相关课程组。
课程组的最终组成名单,应在院系统筹安排下,由课程组负责人和全体组成教师共同商定,并报各系和学院教学办备案。
(三)尊重现实,搭配力量
此次课程组建设涵盖了大类课、专业重点课、专业特色课等层次。课程组搭建应充分尊重当前课程教学的现实情况,各门课程组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现有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如一门课程有多名教师主讲,则应在相互协商基础上推出课程组负责人。各课程组均应在尊重课程教学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开放交流。
同时,各课程组师资队伍应合理搭配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力量,以便在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案例分析和前沿动态等方面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时间安排
(一)20131213日,学院教指委会议,商定建设意见及细则。
(二)20131216日至23日,全院各位老师向本系系主任申报加入有关课程组(见附件2,请手写签名)。
(三)20131216日至29日,
Ø 学院教学办发布大类课课程组组建时间表,并进行相应安排。
Ø 各系各专业(方向)审定本专业3门重点建设课程及对应课程组教师名单(见附件2,系主任签名),审定本专业特色建设课程及对应课程组教师名单(见附件2,系主任签名),并上报教学办。
    (四)20131230日至2014115
Ø 学院教指委统筹审定全院课程组名单。
Ø 各大类课程负责人和各系系主任上报本专业课程中英文课程简介(见附件3-1、附件3-2、附件3-3)。
 
四、学院课程组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段霞 林卫
副组长:张杰宋晓颖叶堂林张智新
成员:王蕾刘业进彭文英谭善勇章浩汪剑鲲范慧萱陆辉
 
五、本通知未尽事宜由学院教指委予以解释,并负责安排相关工作。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1216

 

附件1-大类课资助管理办法.doc
文件类型=.doc 31de3403fbdec18eca462f1bef3d2fa3.doc (34.00 KB)

 

附件2-2013年课程组清单.doc
文件类型=.doc bde6efa55defd0cdf899cebf8fd39f2f.doc (62.00 KB)

 

附件3-1课程简介汇总表.xls
文件类型=.xls cc2ea59c9f43ab68618196a854c900fe.xls (25.50 KB)

 

附件3-2课程简介模板.doc
文件类型=.doc c26170f6a03c934b2ac7cae98812d104.doc (29.00 KB)

 

附件3-3课程简介示例-公共管理学.doc
文件类型=.doc fa56efa06bcac6bbfcf973b6cb47e495.doc (38.0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