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善勇Tan Shanyong
谭善勇
城市经济管理系 主任
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MPA硕士生导师、资产评估(不动产评估)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经济、数字经济、区域与城市投融资分析、城市发展规划与治理、房地产经济与估价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会计师。北京大学、美国Dominican大学访学学者。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挂职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公共经济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委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监事,北京市房地产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住建部、科技部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国家人事部房地产经济考评专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专家,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论文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友会理事,零点公司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专家等。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纵向课题及百余项横向课题。发表60多篇论文,出版20多部著作及教材,部分著作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区域经济学及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硕博士点学科经费等的资助出版,多项成果获得北京市和学校等方面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科研奖励。
已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以下课程:城市复杂系统研究(博士、硕士)、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双语)(硕士、本科)、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前沿(硕士)、城市发展与投资分析(硕士)、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本科)、城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硕士)、城市管理学(双语)(本科)、房地产估价实务(硕士、本科)、城市研究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本科)等。
个人微信公众号:城市经济学
个人联系方式Email:cjtansy@cueb.edu.cn
城市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微信公众号:城市视点
城市经济管理系联系电话:010-83952387
附:城市经济管理系及城市管理专业简介
城市经济管理系简介
城市经济管理系,最早始于1984年创建的城市管理专业和城市管理系。1987年4月,学校同意城市管理系下设城市管理教研室、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教研室、城市与区域规划教研室、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室以及城市经济与管理编辑部和城市管理系资料室。1987年10月,学校同意城市管理系改名为城市经济管理系。
199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城市经济系。2005年,城市经济系被分为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两个系。2012年,城市与区域经济系调整为城市经济管理系。
城市经济管理系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等7名。教师中,博导5人,硕导12人,100%的教师具有国内外名校的博士学位,近70%的教师具有博士后科研经历,100%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多位教师担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城市管理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委会等学术机构的主任/会长、副主任/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职务。
城市管理本科专业简介
1984年,张跃庆教授负责创建城市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在我国创办最早。1985年,张跃庆教授代表城市管理专业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室合办城市经济硕士点。199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批我国最早的城市经济硕士点之一,2012年获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博士点。1984年到2024年,城市管理专业走过了40周年的光辉岁月。40年来,城市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北京城市经济及运行管理的高级人才,包括政府省部级、局级、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银行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及其专委会等的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知名高校的院长、教授、博导等学术界精英。
2020年,城市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国五所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城市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之一。校友会2022年北京市一流专业排名中,我校城市管理专业排名第3,位列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研究型)排名中,我校排名第4;根据软科的排名,2023年、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城市管理专业位列第10(2023: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4: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城市管理专业获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批数智化转型试点专业,开始推进进一步迈向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及其管理数智化的教学科研转型。
近年来,城市管理专业基于本科导师制,依托国际化外培项目、海外留学项目、暑期国际学校、畅享城市实践营、兴趣与创客、城经学术论坛、全国高校模拟市长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等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不少学生保研或考研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读研,部分学生到美国布朗大学、密西根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分校、波士顿大学/学院、澳大利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城市大数据分析)、曼彻斯特大学(城市发展与规划)、英国约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高校留学。
城市管理专业2021年版培养方案(部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我国城市群与超大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区域与城市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区域与城市经济管理创新思维,“强经济、擅技术、懂政策、精管理”,能够在区域与城市经济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含街道)和咨询机构、各类金融机构、城市非营利组织、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运行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经济管理、社区基层治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中有关区域与城市经济大数据分析、区域与城市数智经济规划与管理、城市群与超大城市数智产业监测与分析、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分析、区域发展与城市建设投融资分析、数智化时代的公共服务规划与管理、城市数字政府建设与数据治理、城市经济运行模拟仿真与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主要课程
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发展与财政、城市文化学、城市数字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分析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基础、城市地理学、城市建设投融资、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数字化管理、城市经济战略管理、区域经济协同专题、区域产业与发展、遥感与GIS应用、城市社会网络与UCInet应用、Python与城市大数据分析、城市经济管理模拟仿真、城市经济管理政策分析、城市发展策划实务、城市建设经济评价实务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等。
三、培养特色
1.面向首都北京城市经济发展与精细化管理。按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立足经济与管理学科交叉的优势,瞄准首都北京发展定位,强化城市经济与管理的核心特色,紧密结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契合首都城市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持续打造新文科办学特色,致力破解超大城市经济发展与精细化管理的难题,社会需要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2.强化城市可视化分析与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依托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模拟实验室以及3D仿真实验室,强化学生对超大城市经济与管理模拟仿真能力的培养,运用前沿的数据挖掘、统计与空间计量、GIS空间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城市大数据分析、城市模拟仿真等方法与技术,提升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解决区域与城市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
3.重视人才的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综合培养。因应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京津冀及北京城市经济与管理特色,对接我校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硕、博士点,夯实学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工具基础,依托国际化外培项目、海外留学项目、暑期国际学校、畅享城市实践营、兴趣与创客、城市讲坛、城经学术论坛、全国高校模拟市长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平台,以及北京市特大城市智慧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和京内外其他20多家实习基地,致力于培养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区域及城市经济与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