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讲坛”开讲 《清明上河图》“现身”
城市经济管理系 供稿
2013年9月11日,“城市讲坛”正式开讲。应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大学地理系原主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薛凤旋教授作了题为“北宋的城市文明与《清明上河图》的代表意义”的讲座。来自全校各院系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部分教师近百人参加了讲座。《北京规划建设》杂志的两位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参加活动。
薛教授从北宋的城市文明讲起,认为北宋盛时的中国城市文明可冠全球,理学的到来及新的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导致一个新型的商业社会和新型的城?化的出现。城?经济的增长让城?发展出现新的动力,也改变了城?的性质和土地利用结构。商贸、制造业、娱乐和服务业为内涵的新城?文明,凌驾传统的行政功能,自然地也引致新的城乡关系。以乡土、贸易、制造业行业组成的行会和同乡会成为新城?文明的另一特色。
北宋的城?和城?文明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出端倪。薛教授通过《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分析,指出,北宋时期创新了的中国城?,在性质、功能、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上开拓了新的境界;西方自19世纪以来所说的城?经济、城?社群和城?化动力,在北宋已开始成为中国城?发展和城?文明的一部份。
薛教授演讲结束后,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城市发展、农业税等问题主动提问,其他学生也都踊跃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新颖独特,薛教授的讲解更是深入浅出。整个论坛结束后,还有不少学生们主动找薛教授进行交流沟通。
“城市讲坛”是城市学院的品牌讲坛,主要邀请国内外城市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做演讲。本次讲坛得到段霞院长的亲临指导,林卫书记亲自主持,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城市管理专业的师生具体组织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