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5月开始火热展开,由城市学院的4名学生与2名教师所组成的团队“大眼睛的北京青年”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入围北京市团市委百强团队。
团队领队为城院14级土资1班马惠子,队员为14级土资1班程帅文、施皓德。土资2班杜凯,指导教师为土资系主任吴庆玲老师以及讲师王建强老师。此团队研究的课题内容所属市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行动”,所研究内容为“京津冀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问题,队员将在假期前往天津、北京、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实地调研活动,以《中国开发区年鉴》和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三家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找到开发区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和开发区向综合城市转型的现状,找到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产业集群和促进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月1日,团队参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重点项目答辩会,领队马惠子代表团队进行PPT展示与答辩,经由评委评审,团队入围校级重点项目。
7月1日,团队在本校参加了团市委“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行动”专项重点团队答辩会,在北京市各大高校的竞争当中,成为项目8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成功入围北京市级重点百强团队。
此期间,团队成员与指导教师进行了多次会议,对实践项目进行商讨,并对此次社会实践进行了前期数据准备。
7月11日,领队代表团队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参加了市级出征仪式。15日,团队在首经贸参加了京津冀项目的出征仪式并由领队代表发言,预示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
作为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能够了解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和开发区向综合城市转型的现状,找到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产城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产业集群和促进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为京津冀发展的研究贡献青年的力量,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希望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在多方支持下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