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大眼睛的北京青年实践团队队员赴开发区调研

大眼睛的北京青年实践团队队员赴开发区调研

       716日早,“青年服务国家”2016年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观察行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队“大眼睛的北京青年”部分队员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此次调研形式主要为问卷形式,针对人员主为开发区的职工,居住人员以及拆迁人员,问卷调查的同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人文情怀以及生活环境等反面,以便后期对开发区作出数据处理。

716日早上十点左右团队队员到达天津,此次调研区域放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在乘坐开发区公交车至开发区途中,团队队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开发区产业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是高新产业的主要聚集区。由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范围很大,以至于每个企业都有很大的产区,给调研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所以队员们将调研区域确定在西区的青年广场,青年广场位于开发区交通较为方便处,是开发区的购物中心,主要人员为开发区职工和当地居民,其周边同时围绕很多企业,队员们针对性地对居民,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他们在交谈中获取有用信息,此次调研历时七个小时,共完成了七十余份问卷。直至16日晚,队员回到天津市内,赶赴石家庄。

1.jpg

2.jpg

717日早上十一点左右团队队员到达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队员大致分为钢铁产业,粮油加工以及药物研发与制造等,其中药物研发与制造所占比例较大。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划分明显,居住区较少,很多产业有自己的职工宿舍,整个园区内生活措施较为缺乏,所以队员们将调查重点放于开发区职工,从职工的视角来观察开发区发展,其次队员进入居民区,在开发区的生活方面作出了相应调查。此次调查好事七个小时,完成了七十余份问卷,队员于晚十点返回北京。

3.jpg

“大眼睛的北京青年”团队调研的主题是开发区产业与城市的发展程度,由产业形成并带动城市的发展,从而完成“产城融合”的目的,进而形成产业新城。此次调研,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两个开发区进行了调研,以后期的数据分析在什么类型的经济产业下更容易形成产业新城或者加快“产城融合”的程度。后期团队仍会对其他的开发区再作出针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