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院师生畅谈本导工作体会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10.23
2013年10月16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敏行楼120室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学院班子、全体教师和4名本导生代表参会交流。会议由学院书记林卫、教学副院长张杰主持,院长段霞总结发言。
根据目前大学生从高三到大一学习有所断档、缺乏个性辅导的实际情况,经问卷调查摸底,2012年12月27日学院出台了《关于在我院2012级学生中试行本导制的工作意见》,提出“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全院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在征求各系意见的基础上,现经2012年12月26日学院班子会通过,拟自2013年3月1日起,在我院2012级学生中试行“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意见》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后续增加了经费支持。
2013年1月14日,学院在博学楼阶5教室了召开本导分配现场会,45名本导和2012级211名同学现场双向协商选择,确定了本导和本导生名单,并于1月18日挂网公示。自3月1日起,本导工作进入具体指导阶段。
根据《工作意见》,本导指导工作实行“1211”模式,即本导生每1月交给学习生活汇报给本导,本导每2月交系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工作总结会,学院每年召开1次工作交流大会。迄今,本导工作已经进行半年有余。为总结经验以深入推进工作,因此召开了此次学期交流会。
张杰简单介绍了本导工作推出的流程和推动情况。林卫主持介绍了此次参会的本导教师和同学,强调本导工作是学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今天要通过深入交流推进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系学生何思雨首先发言。她谈到本导刘水杏老师对她的教导、指点和督促,认为该制度有助于深入了解专业发展,提高了专业素质和相关知识。通过刘老师督促,学生很有收获,进步巨大。何思雨同时提出固定时间场所交流、完善培养内容和方案等改进建议。
城市经济管理系学生邓铠琼谈到在本导张杰老师指导下自己在首经贸学习生活的收获和感受。她认为定期举办的组会(交流会)使自己不再懒惰,与研究生、学长的交流也使自己减少了对未来的恐惧,和老师的交流使自己认清了将来的路,“给我点亮了一盏灯”。她也提出,由于身份差异,学院也有部分本导生怕打扰老师,联系不是很多。
区域经济系学生刘瑶非常感谢本导李青淼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她历数老师到宿舍楼下喊上课、课堂上送面包、教同学学习绘声绘影等软件、告诫大家“差距是由假期决定的”等指导和帮助的细节。
行政管理系学生李毅梅回忆和本导潘娜老师第一次在肯德基见面的情节,提到老师要求大家制定《关于本学期的计划》、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讲座时间地点、约好地方一起看电影聚餐、到安监局参观、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讨论等活动内容。她还记得老师“进入大学,浮沉由自己主宰”的谆谆告诫。
学生发言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行政管理系潘娜老师认为本导制度非常有利于四年本科生的学习生活,特别在学期开始、学期末,要严格把握,督促同学有进步的感觉。在指导时应注意两个重点活动:娱乐活动和学术活动。同时提出本导生大类分流和专业差距的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系刘水杏老师谈了个人的指导体会。强调本导工作系里有统一安排。学生进入大学,存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需要给学生订立计划,督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学习兴趣和动力。她要求同学课下必须到图书馆学习,还建议大家看和专业无关但和历史、地理等知识积累有关的小说。另外,要明确告诉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哪些雷区不能碰”。刘老师提到她感觉到的学生“眼神和语言的感动”,并建议本导制度不断完善,“给老师解套”。 城市经济管理系谭善勇老师基于时间、经费等问题认为本导制“三有利三不利”:利于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利于学生沿着正确方向自我健康发展;同时本导责权利不清、师生时间冲突、本导操作考核等问题尚待逐步完善。 区域经济系李青淼老师坦率表达了个人看法,提到管理是双向行为,本导指导应该基于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三点内容。由于师生能力之间存在瓶颈,有时难免“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晓颖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指出大一同学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希望有过来人指导,二是如何才能达到专业学习的标准。本导指导可以使学生对大学有初步认识,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规划。 区域经济系单吉?老师认为本导制度好,但还需要改善,比如师生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行政管理系刘智勇老师提出导师可以从课业导师加专业导师两个维度指导学生,高起点、严要求、厚基础、重实践、明出路。 段霞院长总结发言,指出本导在城市学院试点推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导工作关系到专业、学科和学院的发展,今后还需要逐步理清师生的定位和角色。学院教学口会拿出完善方案,结合大类分流等学习过程不断完善本导工作。